免费十八款禁用看尿入口_大象伊园甸2022秘密入口_水蜜桃一区一一区三区四区

粤港澳大湾区设计产业如何融合发展?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粤港澳大湾区设计产业如何融合发展?

《城市观察》杂志今年第二期刊发《粤港澳大湾区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研究》一文。作者方海是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安舜是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 2018年度重点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粤港澳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战略研究”(2018GZWTZD32)成果。现摘要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文章摘要

粤港澳大湾区的设计文化立足于深厚的岭南传统文化和区域优势,探讨设计与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的策略,有利于推动设计创新与相关产业的整合,引领粤港澳产业升级转型,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通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在设计与产业融合上的现状与趋势,明确了大湾区的定位与作用,结合其地理优势、文化优势、设计人才和产业园区优势,从多方面阐述设计要与文化遗产、博物馆、艺术社区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粤港澳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的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设计作为一个分支研究,应从多层次、全方位、多领域与纽约湾区、东京湾区等世界知名湾区进行对比,通过横向比较总结自身优势和劣势。目前,中国50强企业中有21家来自粤港澳地区,占全国比重的42%,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城市和地区。在政府大力提倡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让以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设计带动相关产业与国际的交流合作。

 

01?设计与产业融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粤港澳地区的协同发展应形成优势互补。一方面,粤港澳地区可以借助港澳的优质设计和国际化平台广泛地聚合全球设计资源,提高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港澳设计服务企业可依托广东完备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市场潜力,实现设计创新成果产业化,在内地形成新的消费市场需求并向国际市场拓展。推动设计创新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粤港澳产业升级转型,增强民族产品全球竞争力,通过设计战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使广州成为世界级城市文化品牌,促进设计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02?设计与产业融合促进产、学、研资源协作

促进产、学、研的协同合作能够使产业优势、技术创新优势与设计资源优势在大湾区内形成放大和扩散效应,可强化粤港澳设计驱动的协同创新模式,这种模式的确立有利于促进设计驱动的创新联盟,从而更好地发挥各地设计优势,实现资源互补。

1 在院校方面,可健全和完善产、学、研有效结合机制,提升创新平台服务能力。

产、学、研有效协同,将成果提升转化成生产力,通过研发、孵化、专利和产品交易等对各种平台服务进行提升,提高设计驱动创新的产业成果转化效率。

2 在产业方面,可吸引港澳设计人才到珠三角地区,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

从事创新创业、设计交流和服务活动,有利于增进港澳年轻一代与内地的密切联系。产业开展基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设计应用研发,促进大湾区设计与产业协同发展,推动设计服务向高端综合设计拓展。

 

粤港澳设计发展的现状与优势

01 设计与产业发展的现状

广东工业设计城

自2010年广东提出打造“粤港设计走廊”战略以来,涌现出华为、中兴、美的、格力、广汽等一批设计引领创新型企业。设计与产业融合不仅提升了产品的质量、结构和品牌影响力,同时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

目前,大湾区设计服务产业发展居国内领先地位,仅工业设计企业就有1200余家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内,设计创意产业园区有100多个,已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向珠海、东莞、佛山、中山等城市发散的设计产业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文创设计产业研究院正式启动,将融合政府、媒体、金融、智库等各方优势,集聚专家、人才、信息、资金等高端资源,为设计文化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源平台和支撑。

 

02 设计与产业融合的优势

2018年12月9日,广东顺德举办“设计顺德—2018 Dtech国际设计与科技大会”。

地理位置优势

粤港澳地区交通条件便利,拥有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和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广州、深圳等重要港口,以及香港、广州、深圳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空枢纽。并且,随着“1小时生活圈”的构建,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深中通道和虎门二桥等重大交通设施的不断发展,大湾区将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交通中心和航运中心。

历史文化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有悠久而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自东汉时期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在“一带一路”理念的引导下,以广府悠久历史文化为根基,充分整合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区域文化资源,探索传统设计文化和智慧服务当代的新路径,必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自信的重要展现。

设计人才优势

粤港澳地区集中了众多知名学府,其中香港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均设立了与设计相关的专业和课程,正是这些高等学府每年向该地区输送大量的设计人才,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良好的人才资源。

产业园区优势

随着广州设计之都被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设计产业聚集的‘国际品牌摇篮’ ”,将引进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时装设计等设计全产业链,打造集研发、设计、展览、教育等为一体的粤港澳大湾区设计产业聚集地。目前,大湾区拥有16家世界500强企业总部,2016年的进出口贸易额约1.7万亿美元,是东京湾区的3倍以上。

 

粤港澳设计与产业融合的主要建议

NO.1

提升粤港澳城市形象

2017年3月,广州城市形象宣传片《花开广州·盛放世界》登陆美国纽约时报广场。

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形象,以设计为切入点寻求产业融合模式,正是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的一种有效实施。

1 以广州申报“设计之都”为抓手,以设计驱动创新为引擎,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打造设计明星城市群。

香港、澳门设计服务业实力雄厚、开放程度高,强大的需求带动了旅游、文博、酒店、影视、展览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广州、深圳作为广东省的两座经济双子星,本身就具备通过设计融合相关产业共同提升的潜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明星城市群正是对这种得天独厚的特殊地域经济文化优势的有效利用。

2 以大湾区文化建设与传播为路径,有效利用设计产业资源,寻求文创、旅游、影视等产业融合的新模式,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可整合旅游资源与文创设计、影视创作,发展相关主题文化产业园,搭建大湾区文化形象传播网络。

3 发展旅游文创业。在大湾区的发展规划中,艺术与社区共生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路,随着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地区也展示着独特的地方文化。

 

NO.2

发展艺术社区

2018年3月19日,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乡村振兴系列项目启动。

粤港澳大湾区同时拥有一流的教育科研资源、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丰富的城乡面貌,推动粤港澳艺术社区的建设,是积极促进艺术与社区、城市与乡村协同发展的良性途径。

1 促进艺术社区的商业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艺术社区发展相较于内陆地区交流性更广泛、文化环境更宽松,艺术社区的发展不仅能够配合大湾区的地域塑造形式美感,更重要的是能以艺术的方式共同协商、共同参与,从而反映大湾区的利益主体与公共精神、经历与文化意志、贡献与价值理想。

2 实现艺术社区与校园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内许多学校引入了艺术社区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将艺术知识以入驻的方式扎根于校园,让校园文化具备多样性,也让教学的过程充满趣味性和实践性。

3 调研自然村落,发展城乡建设。调研粤港澳大湾区的传统乡镇村落,将现代设计文化策略引入乡村建设,既不破坏传统社区人文生态,又有效促进乡村振兴。

 

NO.3

推动设计博物馆建设

《规划纲要》指出,要“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联合开展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举办各类文化遗产展览、展演活动,保护、宣传、利用好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大力推动设计博物馆的建设,是完全符合这一发展规划的。

1 以设计博物馆展现和弘扬地域特色文化。打造大湾区独特的品牌形象,将传统工艺如潮州木雕、肇庆端砚、剪纸玉雕、酸枝红木家具、龙舟等纳入设计博物馆,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是推广设计博物馆品牌形象的主要方式之一。

2 结合城市发展历史建设设计博物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历史与设计博物馆相融合,既是对历史的回顾,又叙述着人对历史的见解,在一定程度上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根基,是民众精神家园的寄托,为城市的振兴奠定文化基石。

3 以设计博物馆为依托,构建产学研有效协同模式。设计博物馆作为孵化器不仅给学生提供实践和研究的平台,还为设计师提供交流、策划与互动的机会。

4 在设计博物馆过程中实现主题专业化与信息智能化。

 

总之,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制度优势和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开发湾区传统文化资源,激活本土设计文化创新,是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上一篇

设计FM | 时隔一周!第五期设计FM要来啦!

下一篇

“第105期北滘设计沙龙”带你走进物联智造新业态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武乡县| 泰顺县| 洪湖市| 西青区| 马公市| 江安县| 来安县| 河曲县| 永顺县| 永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