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东期间来到位于佛山顺德区的广东工业设计城、黄龙村。
?
在广东工业设计城,总书记勉励广东提高工业设计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如今,广东工业设计城已聚集设计研发人员超过8000名,设计城从1.8万平方米核心启动区扩展至2.94平方公里工业设计产业聚集区,孵化原创品牌50多个,累计知识产权数量从1821项增加至8695项,设计服务产值从3亿元增长至17.59亿元,形成了以广东工业设计城为核心,创新产业链聚合布局的产业生态,引领佛山“制造”迈向“智造”转型,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工业设计产业高地。
围绕广东工业设计城,瞄准制造业的升级需求,佛山工业设计产业链条不断完善、经济效益日益彰显。目前,佛山全市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7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4家,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工业设计最为集聚的地区之一。佛山工业设计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中正不断发挥重要作用,并日渐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
当天,总书记还来到黄龙村考察基层党建,慰问困难群众。
总书记在困难群众张锡尧家逐个房间察看,并与张锡尧一家促膝长谈,了解困难,倾听期盼。听说张锡尧的女儿张俭娜正在念高三,学习勤奋刻苦,成绩名列前茅,总书记鼓励她要积极向上,自强不息。临别时,总书记把《现代汉语词典》《英汉词典》等送给了张俭娜,并深情寄语“知识可以改变命运。通过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既为社会作出贡献,也能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如今,张锡尧一家早已脱贫,黄龙村也实现了蝶变。数据显示,2022年黄龙村集体收入约4092万元,较2012年增长了92.84%,2022年居民人均纯收入达3.4万元,较2012年(1.3万元)增长了161.54%。黄龙村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党建为引领,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努力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变。
【回访】
广东工业设计城:成为创新创业引擎
广东工业设计城不负厚望、践行嘱托,把这座“城”打造成创新创业的沃土,结合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部署,不断推动工业设计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以创新设计赋能制造业升级转型。
记者走进设计城·创新科技馆,映入眼帘的是一面荣誉墙,“国家工业设计与创新产业基地”“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称号引人注目。据介绍,截至2022年,设计城孵化原创品牌50多个,设计研发企业303家,高新技术企业56家,中国工业设计十佳设计公司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家,2022年全年企业设计服务收入17.59亿元。
2014年,广东工业设计城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升级为“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2017年被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授予国内首个“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开放基地”荣誉称号。为匹配区域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研究生院以项目制的形式定向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与国内外90多所高校、院所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人才是第一资源,设计是离不开人的。”广东同天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冯家宁介绍,“我们探索人才培养方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设计赋能相关产业升级发展。”目前,研究生院已联合培养研究生超过4000名,累计参与联合培养的企业达379家,共征集1250多项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
在设计城,除了人才的涌现,还有品牌的迸发。随着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崛起,越来越多国内设计企业把“设计出海、设计国际化”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目前,广东工业设计城已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设计机构和有广泛影响力的设计品牌。
据了解,广东工业设计城已与全球超过30个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通过打造广东国际创新设计中心,持续引进全球知名设计机构、高端人才、前沿技术等优质资源,助推园区企业快速融入全球工业设计网络。“国际化是我们持之以恒的发展方向。”冯家宁说。
“这些年,工业设计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工业设计从辅助方转向引领方。”广东同天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韩风琴表示,以工业设计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正成为佛山制造业当家的强大“助推手”。以广东工业设计城为例,优秀驻园企业近三年的综合发展系数均值达到22.47,即每投入1万元的工业设计能带来22.47万元的企业营收。
据悉,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先后出台《佛山市工业设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等扶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政策,每年计划安排合计超1亿元的专项扶持资金。当前,佛山逐步构建起“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企业协同创新、专业人才支撑”的工业设计产业创新体系。
?
黄龙村: 以党建推动乡村振兴
位于“千亿大镇”北滘的黄龙村,曾是顺德区20个“经济发展较慢村”之一,村容村貌不佳、公共服务滞后。
黄龙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忠青说,为了摘掉“发展落后村”的帽子,黄龙村树立起“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的理念。全面加强党委领导,将党建工作融入村居发展的各项工作中,让党员成为村中各项事业的“火车头”。
为夯实基层党建工作,村里建立了党群先锋队和党员突击队。同时,联系群众收集意见和建议,组织开展“黄龙议事厅”,发动村民群众畅谈建议。为直面农村工作的问题,黄龙村还实行“三会会诊”解难题。陈忠青表示,对收集到的社情民意,通过召开村“两委”班子检视问题专题会对照查摆,村党组织、村委会、经联社联席会研究梳理,党群见面会对话共商,确保事情落实到位。
黄龙村以党建促发展,在发展中强党建。经过努力,该村以基层党建带动、群众共建共治,通过实施“头雁领导力”“制度执行力”“党群同心力”计划,成功转变成为党委领导有力、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基层和谐稳定的发展示范村。不仅如此,黄龙村还成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数据显示,2022年黄龙村集体收入约4092万元,较2012年增长了92.84%,2022年居民人均纯收入达3.4万元,较2012年(1.3万元)增长了161.54%。这些乡村增收创收的增长数据,得益于黄龙村这些年来的产业振兴。
陈忠青表示,走好党建引领产业振兴这条路,一是要做好产业升级,二是开辟综合文旅新产业。近年来,黄龙村依托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推动一批新产业载体“落地”。其中,位于黄涌工业区的顺德万洋科技众创城,将重点引进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业,打造现代化产业园区。2024年,改造项目开发完成后,村集体收入在工业板块将从580万元跃升到1800万元,大家将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另外,自2018年起,黄龙村持续挖掘并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黑皮冬瓜文化符号和品牌。黄龙村还成立黑皮冬瓜农业合作社,建成冬瓜种植体验基地,打造冬瓜文化主题公园。同时,黄龙村发动村民共同举办了多届黄龙睦邻冬瓜文化节,创新开展冬瓜种植评选、乡土睦邻杂货墟、车尾箱灯光市集等活动。
2020年下半年,在政府乡村振兴资金扶持下,黄龙村启动打造智慧黄龙平台,推动实现从“数据治理”向“信息化治理”的转变,构建智慧管理+服务的社区治理新模式,让村民们享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
近年来,黄龙村投入大量的经费进行社区绿化、美化工作,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美化闲置用地、清理卫生死角,使整村的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当前,依托顺德区“以水兴城”的城市战略,穿村而过的黄龙三丰河两岸正有条不紊地开展清岸、美岸行动。陈忠青表示,黄龙村以党建引领促民生,积极探索“党建+”整合基层治理发展模式,以党建推动乡村振兴,大力推进党建主题公园、省级幼儿园、黄龙村党群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工作坊等一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生活越来越好”——这是黄龙村村民共同的感受。谈起如今的幸福生活,黄龙村村民邓洁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以前,这里路况不佳,环境卫生条件也不好。现在,口袋里的钱多了,村里的路修好了,环境卫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真真切切感受到稳稳的幸福。”
?
【访谈】
广东工业设计城运营商负责人韩风琴:
从设计服务制造到设计引领创新
“总书记来顺德的第一站,就是到广东工业设计城。”广东同天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韩风琴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觉历历在目。
?
作为广东工业设计城的运营商,韩风琴一路见证园区从旧毛纺厂变成设计城,从80家设计企业、800名设计师,到孵化原创自主品牌50多个、8000多名设计师,一步步壮大发展。
过去,设计服务制造业,制造业指挥着设计的需求和走向,好不好看、漂不漂亮是设计存在的价值。“比如,以前的设计师都是来自美术学院的工艺美术生,当时对工业设计的认知就是画图。而现在,设计师已经变成了机械工程学院的工程师,甚至是跨学科的高端技术人才。”广东同天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冯家宁向记者分析了当前多元、跨界的市场需求,园区内不少创新设计延伸至医疗器械、教育装备、体育科技、数字文化、乡村经济等领域,多元化人才是重中之重。
不仅人产生了质变,工业设计行业也产生了纵深发展。“从设计服务制造业,到设计引领创新,与制造业共谋发展。”韩风琴表示,工业设计正逐步引领全产业链的发展。
新的理念导入、新的应用场景、新的技术融合、新的传播渠道,工业设计正通过“四新”给制造业带来内容与机遇。“以前这类型的企业天花板非常低,年营收1000万元已算非常不错。而现在,在园区内有8家企业年营业收入过亿。”韩风琴感叹,“这在十年前,简直天方夜谭、不可思议。”
下一阶段,广东工业设计城将不负总书记殷切希望,继续前行,对产业载体、细分领域、国际化水平、人才培养“扩容”,为佛山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龙村村民张宇杰:
用知识改变命运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2年12月9日,总书记来到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黄龙村考察基层党建,探望困难村民张锡尧。
当时,村民张锡尧夫妇因病致贫,生活在低矮、昏暗的平房里,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夫妻俩打散工和股份分红,全年收入约3.5万元。家里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沙发也破旧不堪,除此就没什么家电家具了。
如今,张锡尧一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0岁的张锡尧退休在家,享受特病门诊药费报销,老伴陈燕容则为村里人居环境提升继续工作;儿子张宇杰自己创业,成家并育有一子,女儿张俭娜大学毕业后从事英语教育工作。现时,张锡尧生活富足,儿女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也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2021年年初,一家人齐心协力,把2015年建成的两层半小洋楼再装修,用勤劳奋斗的双手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
“我们家的幸福,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张锡尧的儿子张宇杰说,现在家里情况日益好转,他和妹妹都有不错的工作,生活稳定,家里的收入已经可以自给自足。父母的身体情况也逐步好转,三代同堂共享天伦之乐。“现在,我会时常想起总书记的嘱托。在工作岗位上,我会努力学习,不断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牢记着“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张锡尧一家腾出了新屋的一楼,作为顺德公益书屋——阅读北滘·黄龙书房的场所。该书房依托鲤鱼沙公园的环境景观和布局,打造面向村居的阅读空间,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阵地的一分子,让书香继续在黄龙村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