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日前,北滘镇政府和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联合举办的原创动漫展在北滘拉开帷幕,有漫迷在论坛上发帖组团去观展,也有漫迷表示对国产动漫并不感冒,也有的说可能只会参加7月13日的动漫嘉年华开幕式晚会。
很多玩动漫的人常去的地方是广州的漫展、有条件的甚至飞到日本去扫货,有从事动漫事业的人将阵地从顺德转到广州,如今又从广州“杀”回顺德。这几年,顺德的动漫产业文化发展如何?玩动漫的人他们又与动漫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本期记者专访了70后、80后、90后等不同年龄段的动漫爱好者,他们有人在动漫世界里收获了快乐,有人在动漫产业里成就了事业。
爱好“漫”延成就事业
人物档案:
邱卫军 性别:男 70后
有些人仅仅把漫画当成一种爱好,把画漫画当成业余生活的一种消遣,但对于邱卫军来说,却是将爱好做成了事业。
他学美术出身,原来在顺德一家之名企业做广告宣传工作,大约在2000年初,当时FLASH软件刚刚兴起,不仅少有人接触,而且也没有相关书籍,他靠自学开始尝试用FLASH软件实现自己做动画的梦想。
在人们印象中,一般认为只有小孩子才喜欢看动画片,也许是学美术的缘故,邱卫军说他也很喜欢动画,觉得画面的那种意境让人有一种能产生共鸣的感觉,里面的内容和情节轻松活泼,对于压力很大的现代人来说还可以调节心情。
邱卫军的第一个作品是关于未来生活智能家居的短片,专门为了参加首届中国科普FLASH动画大赛而作,时长大约四分多钟,他利用业余时间,耗时近两个月制作而成。没想到第一次参赛居然拿回了一个三等奖,并且还获评网友最喜爱的科普动画,后来,该作品还与其他获奖作品一同在中央电视台的科教频道播出,这对于爱好动画的邱卫军来说仿佛注入了一剂兴奋剂,让他更沉迷于动画的制作。
后来他陆续做了一系列作品,也拿了一些奖,到2002年的时候,他干脆从企业辞职,在家以工作室的形式开始自己的动画事业。起初,他把自己的作品放在网上,一些诸如新浪、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上都有他的作品,他也因此成为了一名“闪客”,有些企业主动找上门来,请他做FLASH广告。
但那时顺德整体的动漫产业文化氛围不浓,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单兵作战比较吃力,靠做动画只够生活,离他的动画事业还有一定距离,于是2003年,他去广州开了一间数码科技公司,服务项目包括动漫商业应用、动漫外包、动漫培训、三维影视、FLASH动画、动漫原创等。
邱卫军说在广州发展了这么多年年,也积累了一些相关资源,听说这几年顺德对动漫产业开始重视起来,他觉得顺德动漫产业刚刚起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也希望把广州的一些动漫资源带到顺德,于是去年他把自己的一家动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落户顺德创意产业园,同时他还担任顺德动漫文化创意中心的副主任。
“也许是邻国的原因,日本动画对中国影响最大,日本的动漫确实做的不错,它的动漫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也很大,比如一些公仔、游戏等动漫周边产品,但我本人比较推崇欧美动画,尤其喜欢美国动画。”邱卫军认为,一流的动画还是在美国,因为美国动画的整个制作,从剧本到角色设计,从台词、配音到音乐都非常精良,而且商业运作也很成功,比如最近上映的《功夫熊猫2》,凭一部动画作品就吸金多少个亿。
在邱卫军的名片背面,印着这样一句话:“打造本土动漫原创品牌”,在他的办公桌上摆着两个公仔模型,一个是蜘蛛侠,一个是《金刚狼》的男主角。他说顺德正在申请美食之都,他想以动画的形式、采用艺术夸张的手法、围绕顺德美食一个又一个趣味故事,将顺德的双皮奶、姜撞奶、陈村粉、伦教糕等品牌美食在动画的天马行空想象中植入,将顺德美食打造成动漫品牌。
到日本血拼 挤时间沉迷
人物档案:L先生
性别:男 年龄:80后
晚上10点半,东区Café Muse咖啡馆,刚见完案件当事人的L先生风尘仆仆地出现了,他说明天早上还要上庭。忙碌了一天的他本应是一脸劳累,但谈起动漫时立即精神焕发。他讲述了自己喜爱动漫的经历、朋友为动漫的疯狂以及着迷的有趣故事。
“小时候父母忙碌,自己一人在家看TVB,那时变形金刚很热门,男孩子对那种变来变去的东西特别热衷。”他说:“刚好那时一个亲戚从广州带回来了一套乐高积木,我就学着把变形金刚那些东西砌出来。后来一套动画片讲述的是四驱车,四驱车后来进化了,变成了叫地平线的东东。在广州工作的爸爸刚好在那时带回来一部玩具四驱车,我对动漫就更加着迷了。”
作为律师的L先生显得相当稳重,但在他的求学生涯中,也曾经多次为动漫疯狂过。“以前读中学,我做作业很快的,用一半时间就完成所有作业,于是就把漫画书藏在抽屉里看,生怕被值晚修的老师发现。更疯狂的是,读高三的时候,有时的晚自修也要用来测验或者做模拟试卷。我和一个同学很快就做完了,于是以去厕所为由溜到厕所里,打开收音机收听江门旅游音乐台,因为每天晚上那个时段,这个电台会播放很多动画片的主题曲,我俩就躲在厕所里陶醉于这些音乐。”
L先生说,出来工作忙到不可开交,但心底对漫画的喜爱从来没有减少过。“小时候喜爱的动漫在于玩乐,现在长大了喜欢的动漫会偏向社会化一点的,如《Monster》等,这些动漫反应的是社会的一些现状、社会人的一些群体心态和压力等,通过看这些动漫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舒缓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各方压力。”
L先生的一位朋友阿Sam是媒体从业人员,相对于L先生来说,阿Sam能自己支配的时间显得充裕多了。
“他是个疯狂的动漫爱好者,房间里都是动漫的东西,甚至连洗脸的毛巾、车内装饰等都是动漫的东西。”L先生说这位朋友还经常到日本扫货。“就在去年夏天,他就去了一趟日本,到日本的N个地方收集了很多好玩的动漫产品,包括画册、影碟,也在日本当地的电影院看动漫电影。他还从日本买回来了素组,这是还没有上线条和颜色的模型,还有颜料、打磨的工具等。他带回来的模型包括有军事化的动画,还有场景,包括山、湖等,相当于把整个战场都搬回来了。他回来的行李多得可吓人哦。”
L先生说,玩动漫是一个“烧钱”和“谋杀时间”的玩意。“这样的模型少则过千,多则上万,而且质量较好的要到香港或者日本购买,阿Sam的一些工具,如钻头、磨具等都是托日本的朋友寄回来的;如果每日花半天时间的话,一个小的模型也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如果向阿Sam那样还有场景什么的,恐怕要几个月了。”
“模型一旦弄好了,阿Sam会自己拍照,然后放到网上交流。”L先生说:“这是一种别样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很难在生活和工作中得到的,这就是动漫吸引人的地方。”
L先生的另一个朋友可以说是动漫的痴迷者,从事的是广告行业。“他经常投稿到动漫网站和一些杂志,可能很多人都看过他的作品,但就不知道是他。譬如,在游戏机室里的《实用技术》里有很多作品都是他的。”
“这位朋友从小就喜欢自己画漫画,画插图。开始的时候完全是手工的。后来接触电脑后,他就开始做电脑模型,用3D构图等。”L先生说,爱好动漫的朋友都是来自各个不同的行业,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设计一本面向全国发行的动漫杂志,吸纳国内外最新潮的动漫信息,并把这本动漫杂志打造成全国动漫爱好者的交流平台。
爱COS,爱“伪娘”
人物档案:
爪子 性别:男 90后
樱月 性别: 女 90后
爪子和樱月都是COSPLAY爱好者,他们年龄相仿,有着这个年龄段漫迷相似的特点,他们从小就喜欢漫画,尤其是日本动漫,似乎对国漫不感冒,他们喜欢当下网络流行用语,喜欢把“是”说成“素”,把“这样子”说“酱紫”,用QAQ来表示哭的意思,他们最喜欢的就是把自己打扮成漫画里男女主角的样子。
很多小孩子都喜欢动画,樱月说自己也不例外,长大些就看日本动画,比如打斗的、恋爱的、魔法的……总之很喜欢动漫,她说自己对有爱的角色很执着,一定要把它COS出来,三年前,成立了一个名为“静夜之梦”的COS社。
爪子是读初一的时候开始迷上日本动漫的,大约是初三升高一那个时期开始接触COSPLAY。他当初加入的是别人学校的一个COS社团,记得第一次出COS他只在网上买了一件衣服,没有假发、没有道具,也没有化妆,扮演的是《死神》里面的男主角。社团的人有的玩COSPLAY比较早,爪子就跟他们学,正如樱月所说:“为了更好的一起爱好这个,都会有些社团之类的团队存在,要是你加入了社团,你出角色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帮忙!这样你就不会孤身作战,要是出一个动漫里的角色,能更好的组织起来一起出!并且社团也是学习的好地方,在里面可以跟很多有这方面才能的人学习。”
那些服装、假发、道具等,通常都要几百元一套,要是华丽的衣服就要按布料的价格和裁缝师的手工来算了,很多学生通常会把零用钱剩下来或者去做暑期工存钱来买,爪子说他假期就去麦当劳、酒楼打过工,或者上街派传单赚钱。一般玩这个的家里人都不支持,认为花钱又不务正业,还把家里搞得很乱,他们就把服装道具藏得好好的,偷偷地玩。爪子说自己被家人足足骂了三个月,因为他是玩“伪娘”的。
爪子笑着说他是“被逼为娘”的,当初在社团里面,有两个女生拿了一套女装,怂恿他穿上,他觉得很好玩也就试了,没想到从此就走上了“伪娘”这条路,后来一直都是出女的角色。
有一次,身高一米八二的爪子身着女装、戴着假发、化着妆、脚踩十三厘米的高跟鞋,刚拍完照路过学校,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他直接就进去了,结果被几百人围观,教导主任不断骂他,他不理转身就走了,后来老师通知他的家长,他被家里人足足骂了三个月。他说现在家里人的态度是不反对也不支持。
爪子说以前很怕人家说,每次出伪娘的时候都戴口罩,有一次去广州参加漫展,有其他玩伪娘的就说:“要伪娘就别戴口罩,戴口罩就别伪娘了,因为戴口罩人家都看不见你的样子。”他说现在也不怕人家异样的眼光了,因为觉得玩COS不是什么不好的事,而且还认为玩COS很自豪,做了伪娘更自豪。
对于爪子、樱月他们来说,广州漫展是他们经常去的地方,为了节省花费,不吃不喝不买东西(包括海报、模型、漫画书等),门票加车费大概一百元左右。爪子在广州的漫展上跳舞还曾获过奖,但樱月说她对参赛没什么兴趣,“比赛的事我觉得我有自知之明,也不想去比赛,比赛会花费很多,假如我不比赛我就可以多出1~2个角色了!”她说她只是单纯想出角色,搞聚会活动而已,顺峰山公园一般是他们活动场地的首选。当然他们偶尔也会出去商演,但对他们而言,玩这个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娱乐自己。
中国功夫+中国熊猫=美式功夫熊猫
文/严辉文
目前,《功夫熊猫2》以2D、3D及IMAX并行的方式,正在我国与北美地区同步上映,首日即强势遏制《加勒比海盗4》的势头,有望创下中国电影首日票房的新纪录。从来自影院方面的信息看,比起《加勒比海盗4》,《功夫熊猫2》在片长、档期等方面已呈现明显的优势。(《新闻晨报》5月31日)
《功夫熊猫2》是继《功夫熊猫》之后的又一功夫动画电影,而且梦工厂相关主创人员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自信地表示,《功夫熊猫2》的成功之日,亦是《功夫熊猫3》的创作启动之时。功夫熊猫旋风再起,美国梦工厂方面也承认融入了较多的中国元素,不过这个方程却是:中国功夫加中国熊猫,等于美国功夫熊猫。换言之,中国元素不过是美国电影成功冲击中国市场、打开世界市场的通行证而已。元素是中国的,成功和票子则属于美国。
除了受中国功夫技击灵魂的指引,受中国熊猫人见人爱美好形象的启迪,电影美学的再造,无疑是《功夫熊猫》系列成功的主要因素。强烈的视觉冲击,惊心动魄的动作元素,无与伦比的电脑特技,精心设计的角色和场景,换来的必然是放映档期优势和超6亿元中国票房的现实目标。
为什么人家到中国来逛逛,鼓捣几张照片,与熊猫有几次亲密接触,欣赏几套太极拳,就能从中找到创作灵感,就能找到《功夫熊猫》系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呢?
我们大可不必因技不如人而自卑,也大可不必为成功的外国大片引入中国元素而自豪。显 然,我们一下子还做不到像梦工厂那样牛气,还无法迅速复制好莱坞式的艺术创造能力,反省反思至少是必要的。除了商业大片式的模仿、电影制片商业模式的照搬,我们的电影人沉下心来进行文化反思和创造了吗?